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市场行情 >> 正文
流动性泛滥长期化 原油四个月翻倍
2009-6-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 原油期货

  流动性背后推手

  然而在这些表层因素下,各国央行大力注入的流动性才是原油价格上涨的终极因素。
  “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还在衰退之中,只能说衰退减缓,但并未复苏,对油的需求实际上不能支撑如此快速上涨的价格。”中金宏观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油价上涨一是市场对经济复苏和通胀的预期带来,而另一原因则是流动性因素。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洲区、欧洲区、亚洲和中东地区均出台不同规模的救助计划,计划向金融系统注入巨资。
  2009年2月美国再公布超过1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包括扩大原油为银行注资的计划,支出大概5000亿美元;设立类似于“坏账银行”的公共-私人投资基金,购买银行的有毒资产,所需资金在5000亿到1万亿美元。
  英国2009年1月宣布创建一只500亿英镑的特别基金购买高质量贷款资产,宣布的救助计划花费接近2500亿英镑。
  从央行资产负债的扩张程度来看,到2008年底至今,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大约在2万亿美元,而此前是9000亿美元左右。
  “尽管从2008年底到现在,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几乎没有变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性注入方式发生了改变,流动性投放呈现长期化趋势。” 中国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表示。
  从央行的投放来看,2008年央行投放流动性主要以短期借钱给银行为主,至多3个月到期回收。而2009年,随着英国央行和美联储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了压低长期的利率,央行从二级市场回购2-10年期国债。
  从目前公布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来看,美联储将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和7500亿住房抵押证券,英格兰银行将购买1250亿英镑的资产,日本央行每年购买21.6万亿国债,以及欧央行将购买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
  如此巨量的资金源源不断的投入金融市场,通货膨胀的预期不断强化,资金必然寻求一些避险和增值的避风港,而原油、黄金(216,1.55,0.73%)等产品就是此时最好的去处。
  “央行前后两种投放流动性的方式对市场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影响。”沈建光表示。
  央行控制了流动性的源头,尽管从美国等经济体公布的信贷数据来看,这些流动性可能还没有扩散到实体经济之中,在这些国家内部还没有显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不过市场人士认为,从美国国债价格近期显著下跌、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迅速攀升来看,一部分资金已经通过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主体的投资流向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