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国内氨纶行业的担忧……
2010-8-18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氨纶

               
产能过剩初现端倪
               
    根据国际市场服装需求走势以及国内生产企业整体运作情况分析,2009年氨纶实际需求量为19.5万吨左右。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虽然2009年氨纶的传统市场领域的用量不如往年,但由于氨纶价格的大幅度下行致使其应用成本明显下降,氨纶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在国内一些中低端纺织品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一些以中低档产品生产、消费为主的区域市场及国家相继提升了氨纶采购总量,国内市场需求总量的上行尤其明显,这对我国氨纶需求的平稳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
               
    氨纶产业与纺织业(包括针织、机织、化纤、服装业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一个纺织业大国,也是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在化纤纺织品出口服装中有70%含有氨纶成分(含量为3%~18%)。我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氨纶产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2010年,我国氨纶行业的整体走势伴随国际经济的逐步回暖呈现出缓慢攀升的走势。氨纶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不过,随着氨纶产能的迅猛扩张,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初露端倪。2009年,国内氨纶总体产能再次出现明显的增长态势,但因市场需求的转变以及各厂家工作重心的转换等因素影响,实际产量并未完全到达产能标定值,使得下游需求的增量与氨纶扩产量基本平衡。随着近两年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也内人士估计,到2011年以后,国内氨纶行业的竞争将趋于白热化。
               
差别化率低于30%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全球氨纶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与国际氨纶巨头美国英威达、韩国晓星、日本旭化成等相比,在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差别化和功能化水平等技术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氨纶大部分为通用品种,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多用途的差别化氨纶品种很少。目前国内氨纶差别化率低于30%,而技术发达国家氨纶差别化率高于50%。从应用趋势来看,积极开发高吸放湿氨纶、高定型氨纶、抗菌型氨纶以及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氨纶,积极开发高档化、时尚化、个性化氨纶织物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欧美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制度取消,未来几年出口欧美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中、日、美、欧纺织品产品四方会议达成了建立纺织产业部门自由贸易区意向协定,无疑将有利于我国氨纶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美、日市场。
               
    目前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亚洲国家的氨纶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能较小。而这些国家棉纺、涤纶、腈纶等产业也有较好基础,是氨纶产品的潜在市场。此外,东欧、俄罗斯、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氨纶市场潜力也很大。
               
    我国氨纶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具备规模效应和较强综合竞争力,并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强大的氨纶产业链群体。这些,都为我国氨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作者系“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入选人,上海金秋能源石化工作室  钱伯章)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