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仪器仪表 >> 行业动态 >> 正文
雾霾笼罩催生空气监测仪器行业淘金热
2011-11-4 来源:南方周末
关键词:空气污染 监测仪器

政策“依赖症”

空气监测,虽然这是一块价值百亿,且尚未被真正开垦的处女地,但其患有严重的政策依赖症。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技术人员回忆,2000年前后,国家从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起步建立环境自动监测网时,全国绝大多数的城市还是靠人工监测。历时十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才逐渐在全国铺开。迄今,尚未覆盖到所有县级城市,农村监测站仍多有空白。

究其原因,一则财力不足,二则全覆盖需要时间。上述技术人员清楚记得,2008年中央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行动时,国家和地方投入120亿到环保领域,“这是第一次基本实现全部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自动监测”。

而刘国云亦坦承,“先河的起步和壮大都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有意思的是,这一举措既非政府觉悟高,也非民众关注,而是迫于环境外交的压力。“刚开始时,百分百都是进口的设备,只有手工取样的监测,直到1998年克林顿访华,才引进了美国大西比公司的城市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刘国云说。

待到1990年代,先河环保、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武汉天虹)等本土企业已经看到了商机,开始着手研发,但没能马上达到替代进口的目的,国内相继涌现了一批环境监测仪合资企业。

随着国家鼓励在线监控系统的国产化,先河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很快便参加国家统一招标再销售到全国。到2000年左右,成套的在线监测设备国产化才真正起步。

与那些善于抓住政策商机的企业不同,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徽光机所)则走了另外一条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科院鼓励下属研究所搞创新,要求各所学有所长。由于中科院旗下的光学机械研究所不止一家,安徽光机所遂利用其环境光学重点学科的特长,走上了光学环境监测仪器研发的道路。

安徽光机所的“转型”恰逢其时,正好赶上了环境监测由化学分析转向环境光学分析的阶段,他们开始从现场采样到注重实验室分析,再逐步转向自动在线监测。

随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目标的分解,重要污染源被纳入了国家监控范围,各地采购环境监测设备的激情再被点燃。

国产PK进口

目前,国内提供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生产企业主要有十多家,分别是河北先河、武汉天虹、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另外美国API(自动精密工程公司)、美国赛默飞世尔、澳大利亚的EcoTech和Monitor、法国ESA等企业,也在中国或独资或合资或通过代理提供监测设备。

其中,龙头企业先河环保的市场占有率是40%,赛默飞世尔位居第二占了33%。此外,产业链上还有一些无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靠贴牌或代理国外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一家代理国外产品的经销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进口仪器在精度、准确度和平均无故障运行小时数上,都优于国产设备。前者精度可达到PPT级(万亿分之一),而国产设备的精度则只能达到PPB级(十亿分之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各级监测部门,目前是各类环境监测设备的最大用户。身为用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技术人员无意评价设备商。不过该技术人员也看到,国产设备的跟进,让原本昂贵的进口设备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对于环境监测设备而言,除产品质量外,售后服务也很吸引用户。部分国产厂商因网点更多,服务略胜。不过,他也希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产品的质量、耐用性能进一步提高。

作为行业翘楚,先河环保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和国外产品相比,国产仪器在工艺及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上有差距。以无故障运行周期为例,国外的仪器达到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国内则略短。此外,国内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时间短,产业基础差。刘国云提到,先河环保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资金之困。

不过,安徽光机所副所长刘建国不能认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国产仪器。他表示,世界上第一台PM2.5环境监测仪由美国的R&P公司制造,后该公司被美国的热电公司收购。而第二台此类机器,正是由安徽光机所研制,从而打破了高端设备靠进口的神话。

他还提到,安徽光机所在空气监测子站研制之初,一家国外公司就质疑安徽光机所在某个设计中采用了他们的技术路线,但当安徽光机所相关研发团队给对方传去德国一位教授多年前对该结构的构思,以及光机所对其改进后的技术路径发明专利,该公司随后便发来书面道歉函。

等待政策红利到来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已经蓄势待发。“我们已经在大气复合污染(灰霾)自动监测预警方面进行了储备,等待政策红利的到来。”刘国云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

根据2009年中国环境监测工作情况统计,当时全国的环境监测经费有55亿多,环境监测仪器有15万多台(套),其中已建和在建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点有1400多个,其中国控监测点有661个。国控监测点已全部实现了空气质量在线自动监测,数据直接传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已向社会公开,在网络上实时发布监测指标的小时值。

强大的监测网络似乎已经形成,然而,刘国云还比较忧虑,“环境监测仪器这一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还是比较分散,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不仅如此,连专门负责管理环境监测设备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南方周末记者要求提供数据时,也表示无能为力,“国内目前的水平只有环境监测设备的总体数据,而没有空气监测行业的细分资料。”

随着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质量监测装备行业也必然会重整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为提高监测数据质量、降低监测成本,在环境监测行业淘金的设备厂商开始尝试各种新的赢利模式。

比如,先河环保开始尝试“转让-经营”模式(简称“TO”),即由设备生产商投资建设并运营、维护监测设备,由第三方进行比对,环保部门出资购买数据,并行使质量控制职能。2011年9月起,先河环保开始在山东试点TO模式,其运营比例不断增加,约占总收入的10%。除山东外,先河环保在河北、河南、山西、黑龙江、北京和株洲等地的运营服务也在逐步推进。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小徐)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